- 吉林大学蒋青/杨春成/陈志文AM:焦耳加热0.5秒制备亚3纳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助力高效电解制氢
- 中科大陈维、李震宇Angew:焦耳加热快速合成无铱高熵合金催化剂助力大电流密度OER
- 北京大学潘锋、杨卢奕、厦门大学尹祖伟Angew.:热脉冲烧结-为高电压LiCoO₂量身定制高性能粘结剂
- 哈工大亓钧雷、东华大学刘书德 JACS:应力调控实现尖晶石超高OER活性
- 北京大学刘磊、郭海长ACS Nano:焦耳加热快速合成高导热绝缘核壳填料
- 福州大学吴明懋AM:闪蒸焦耳退火超快制备高灵敏度MXene基气凝胶传感器
:hyamos@foxmail.com
:15915419606
:15915419606
: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路中心广场B座
吉林大学蒋青/杨春成/陈志文AM:焦耳加热0.5秒制备亚3纳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助力高效电解制氢
【背景】
氢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环保燃料,为依赖化石燃料导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,而借助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解水制氢对低碳经济意义重大。阴离子交换膜(AEM)电解槽整合了质子交换膜的高效性和碱性电解槽的低成本优势,具有快速响应、氢纯度高和结构紧凑等特点,极具工业应用潜力。然而,阴极的碱性析氢反应(HER)涉及水分解和活性氢吸附 - 结合步骤,动力学缓慢,严重制约 AEM 电解槽的运行效率。铂虽在酸性中是优异的 HER 催化剂,但在碱性环境中因水分解能力不足而性能下降,因此高效碱性 HER 催化剂需同时优化氢吸附 / 结合动力学和水分解能力。高熵合金(HEA)因成分多样、电子结构可调及应变效应,有望整合高效水分解和氢吸附 - 结合位点,但目前 HEA 催化剂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性能有限,催化机制不明确,且实际器件应用不足。
【工作介绍】
吉林大学蒋青、杨春成、陈志文团队通过 0.5 秒的超快热冲击策略,在碳纤维纸(CFP)上合成了亚 3 纳米的 PtRuFeCoNiCu 高熵合金纳米颗粒(us-HEA/CFP)。该催化剂在碱性 HER 中表现出卓越性能,在 - 100 和 - 1000 mA cm⁻² 电流密度下的过电势分别低至 31.4 和 102.5 mV,且能稳定运行 500 小时,性能优于已报道的多数 HEA 催化剂。其优异性能源于 HEA 表面的三重功能特性:Ru 主导区域促进水快速分解,FeCoNiCu 位点优化 H * 扩散动力学,Pt 富集区高效促进 H₂生成。通过原位拉曼光谱、原位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,明确了这种 “分解 - 扩散 - 结合” 的协同机制。此外,该催化剂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也表现出优异 HER 活性,具有宽 pH 适应性。组装的 AEM 电解槽仅需 1.94 V 即可达到 1000 mA cm⁻² 电流密度,稳定运行 500 小时,展示出大规模制氢的实际应用潜力。
该成果以“Sub-3nm High-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 with Triple Functionalities for Efficient Electro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”为题发表在《Advanced Materials》期刊上。
【图文详情】
图 1聚焦 us-HEA/CFP 的合成与结构。a 直观呈现合成流程,先经浸渍 - 干燥使金属前驱体均匀分布在 CFP 上,再通过 0.5 秒热冲击形成纳米颗粒;b 的温度曲线显示加热速率达≈2333 K/s、冷却速率≈302 K/s,这种超快速率助力小尺寸颗粒形成;c 的 XRD 图谱中,(111) 峰较纯Pt 正移 1.3°,体现合金化带来的压缩应变,且峰宽暗示颗粒尺寸小;d 的 HAADF-STEM 图像及统计明确颗粒平均直径 2.30 nm;e 的原子分辨率图像显示晶格间距 0.221 nm,小于纯 Pt 的0.226 nm,印证晶格收缩;f 的 FFT 图谱和 g 的 EDS mapping 分别证实 fcc 结构及 Pt、Ru 等元素均匀分布。
图 4揭示催化机制。a 的原位拉曼光谱在负电位下出现 Ru-O(≈480 cm⁻¹)和 Pt-H(≈2027 cm⁻¹)峰,对应中间产物;b-c 中 4-HB-H₂O 比例随电位降低增至 46.3%,K⁺-H₂O 比例下降,促进水分解;d-f 的原位 FTIR 谱中,Pt-H、H-O-H 和 O-H 峰随电位变化,反映反应进程;g 的 ELF 轮廓显示电子分布差异,h 的 d 带中心计算揭示各元素吸附特性;i 的吸附能分布和 j 的 DFT 模拟阐明 “Ru 分解水→FeCoNiCu 扩散 H*→Pt 生成 H₂” 的协同机制。
图 5展示 AEM 电解槽性能。a 为电解槽结构,us-HEA/CFP 作阴极、NiFeOₓ作阳极;b-c 的极化曲线显示,该电解槽在 500 mA cm⁻²需 1.75 V,1000 mA cm⁻²需 1.94 V,优于 Pt/C 体系;d 的计时电位法表明 500 小时运行电压损失小;e 的对比显示其性能超多数已报道电解槽。
【结论】
本研究通过 0.5 秒超快热冲击策略成功合成了负载于 CFP 上的亚 3 纳米 PtRuFeCoNiCu 高熵合金纳米颗粒(us-HEA/CFP)。该催化剂在碱性析氢反应中表现出卓越性能,过电势超低且稳定性优异,远超商业 20% Pt/C 和现有 HEA 材料。原位光谱与 DFT 计算揭示了其表面的三重功能机制:Ru 主导区域促进水分解,FeCoNiCu 促进 H * 扩散,Pt 富集区促进 H₂生成,通过 “分解 - 扩散 - 结合” 协同加速 HER 进程。实际组装的 AEM 电解槽在 1000 mA cm⁻² 下仅需 1.94 V,稳定运行 500 小时,性能优于多数先前研究。该工作为制备高活性、高稳定性的 HEA 催化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指导,为工业级 AEM 电解制氢开辟了可行路径。
- 上一篇:暂无
- 下一篇:暂无